华年商城欢迎你! 0755-23173910
中文 /English
你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不支持。请升级或更换浏览器。推荐浏览器 Chrome Edge。

IGBT(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) 是一种结合了MOSFET高输入阻抗与双极晶体管(BJT)低导通损耗特性的复合型功率半导体器件,专为高电压、大电流场景设计,是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开关元件。

 结构与组成

IGBT由三端四层结构构成:  

  1. 栅极(Gate):与MOSFET类似,通过绝缘层(如二氧化硅)控制器件导通。  
  2. 集电极(Collector):连接高电压端,注入载流子。  
  3. 发射极(Emitter):载流子输出端,与外部电路形成电流回路。  

其内部采用“MOS栅极+双极晶体管”的复合结构:  

 MOS栅结构:控制输入信号,驱动功率低。  

 PNP双极结构:承担主电流通路,降低导通压降。  

 工作原理

IGBT通过栅极电压调控导通与关断:  

 导通阶段:  

   栅极施加正向电压,形成MOS导电沟道,电子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。  

   PNP双极结构被激活,空穴从集电极注入,引发“电导调制效应”,显著降低导通电阻。  

 关断阶段:  

   栅极电压归零,MOS沟道消失,双极结构载流子复合,电流逐渐切断。  

 类型与特性

  1. 按电压等级分类:  

    低压型(<1200V):家电变频器、UPS电源。  

    中高压型(1200V6500V):电动汽车、工业变频器、光伏逆变器。  

    超高压型(>6500V):高铁牵引系统、智能电网。  

  1. 按封装形式:  

    单管封装:中小功率场景。  

    模块化封装:集成续流二极管,适合大功率系统(如风力发电)。  

 核心优势

 高压耐受:支持数千伏级电压,远超普通MOSFET。  

 低导通损耗:电导调制效应减少发热,效率可达95%以上。  

 开关速度适中:比BJT更快,比MOSFET略慢,平衡速度与损耗。  

 驱动简单:栅极电压控制,无需复杂驱动电路。  

 典型应用

 电能转换:  

   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(DCAC逆变)。  

   太阳能逆变器(DCAC转换)。  

 工业控制:  

   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。  

   焊接设备、感应加热电源。  

 电力传输:  

   高压直流输电(HVDC)的换流阀。  

   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。  

IGBT通过融合MOSFET与BJT的优势,解决了高功率场景下效率与耐压的矛盾,成为新能源、智能电网等领域的“电子心脏”,推动电力电子技术向更高能效迈进。

产品推荐

文章推荐